據工博會官網報道,工匠精神不止是指對于手工技藝的執著,也是對于科學技術的精益求精。工博會上的數控機床與金屬加工展,吸引眾多生產企業采購人士的濃厚興趣。一批具有高品質精密制造水平的國內數控機床企業,與眾多一流水平的國外同行,以精益品質定義中國智能制造。
自動化裝備讓生產制造效率品質齊飛
大量自動化生產設置亮相此次工博會,讓人們彷佛置身于自動化裝備的智能工廠,領略到中國制造背后一種重大力量,顯示著國家正由傳統制造走向智能制造。
對標國際一流數碼機床和金屬加工探秘中國“智造”背后的技術力量
其中,上海新力機器廠展出的激光上下料整理機器人,讓原本需要大量人力的過程變成了全流程自動化。展覽負責人介紹:“這套智能化設備,只需一人,就基本可以完成所有操作。上料后,只需等著成品出來。而且可以保持24小時連續工作。”智能化技術極大提升企業生產效率,大大節省了人工成本和材料浪費等。這只是眾多智能數控機床的一個縮影。數控裝備和金屬加工,正源源不斷地釋放著巨大的能量。數控裝備技術的突破提升,是生產技術和效益的一次革命性飛躍,中國不少裝備生產企業已經走在了國際的前沿。
精密制造裝備的技術較量
精密制造裝備技術背后的每一次突破,都需要傾注極大的努力。一個小的數值的提升,有時就是一次大的技術的飛躍,意味著給生產企業和社會創造巨大的效益,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品質更高的產品。
此次展會,山崎馬扎克眾多高精度加工、高生產效率的數控裝備和金屬切割技術,據其負責人介紹,半導體激光切割比光纖更省電,速度提高15%以上,展現切割技術領域的領先水平。秦川機床工具展出的“數控蝸桿砂輪磨齒機”吸引力眾多參觀者。秦川負責人介紹:“這臺機器采用雙工位,將砂輪運轉和對刀同步,同時將電機轉速提升至4000多。讓生產速度比傳統的電機速度提升了3倍以上。”
自主研發,以技術突破走向國際前沿
記者發現,此次工博會上,不少國內企業已經在技術和品質上接近甚至達到國際一流水準。作為國家實現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礎裝備和有力支撐,數控機床和金屬加工在制造業中舉足輕重。
上海機床廠展出了“數控端面外圓磨床”和“數控隨動高精度偏心磨床”,展會負責人介紹:“我們在機床主軸軸承等零件精度方面不斷突破,同時提高材質和工藝,讓裝備生產的產品擁有更高的精度。能夠滿足汽車等客戶的高標準要求。不斷接近國際水平”。不少國內參展企業的數控裝備水平,讓眾多生產企業能夠得到很好地實現生產效益和產品品質的提升。同時相比國外品牌,更具性價比。
同時,不少國內企業展會負責人也表示,國內數控機床和金屬切割領域裝備水平不斷創新和突破,已經有不少行業領先者已經接近甚至達到國際一流水平。隨著國家戰略的實施和政策的大力扶持,在國內一流制造企業的生產車間,越來越多的自主品牌的制造裝備,為國家制造產業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勁動力和可靠支撐。